食品安全科普
202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
202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主題為:“尚儉崇信盡責,同心共護食品安全”。隨著我國進入新發(fā)展階段,人民群眾對食品的 需求更加多元化,食品安全從數量安全、質量安全向營養(yǎng)、健康 拓展,要以“四個最嚴”為根本遵循,維護和優(yōu)化高效、有序、 統(tǒng)一、安全的市場環(huán)境,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,引導帶動食品產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,推動產品供給更營養(yǎng)、更健康;要不斷創(chuàng)新治理模式,引導各界共同參與,營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01 培養(yǎng)飲食安全習慣 1.養(yǎng)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飯前要洗手,洗干凈、煮熟了的食物才能食用。 2.一日三餐要吃好,定時定量進食,切忌暴飲暴食。 3.不吃生冷食物、不吃不潔瓜果、不吃腐敗變質食物、不吃冷菜、不喝生水、不吃垃圾食品。 4.用餐餐具洗凈、消毒,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,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。 5.劇烈運動后不要急于吃食物或喝水。 02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見因素 1.不適當地冷藏食物(冷藏溫度不夠)。 2.在室溫下貯藏食物(室溫在危險溫度帶范圍內)。 3.過早地準備食物(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)。 4.不適當地冷卻食物(冷卻時間過長)。 5.不適當地加熱食物(加熱不徹底或低溫長時間加熱)。 6.內務管理不善(偶然的污染事故)。 7.交叉污染(衛(wèi)生制度不健全,個人衛(wèi)生習慣不良)。 8.不適當地解凍食物(在室溫條件下解凍)。 9.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員有感染并且有不良衛(wèi)生習慣。 10.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。 03 食物中毒應急措施 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痛、腹瀉,有的伴隨嘔吐、發(fā)熱,甚至可致休克。食物中毒發(fā)生后,千萬不要恐慌,應及時撥打120,同時報告老師。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(xiàn)脫水癥狀,可以采取以下應急措施: 催吐:用手指壓迫咽喉,盡可能將胃里的食物吐出。 飲水:立即飲用大量干凈的水,對毒素進行稀釋。 處理:將引起中毒的飲食進行有效處理,避免更多的人受害。保存導致中毒的食物樣本。如果無法取得樣本,也可保留嘔吐物和排泄物,以方便醫(yī)生確診和救治。 04 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Q&A 食品安全無小事, 健康飲食系萬家。 愿大家從我做起, 講究衛(wèi)生、養(yǎng)好習慣, 讓美好“食”光,安全相伴
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